(兴华原创)诗歌解读老子《道德经》之一
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领会老子的《道德经》的思想实质,使《道德经》更加通俗化、现代化,笔者以诗歌形式译注、解读《道德经》,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。
《道德经》第一章
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 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欲,以观其妙; 常有欲,以观其徼。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,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第一章 诗歌译注
道能用语说,不是一般道。
名能文字述,不是普通名。
无是万物始,有是万物终。
自无观奥妙,从有体会道。
玄妙又深奥,宇宙之根本。
无是有之源,有是无之根。
有无名称异,来源却相同。
天地万物道,无形和有形。
《道德经》第二章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较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;万物作焉而不辞,生而不有,为而不恃, 功成而弗居。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第二章诗歌译注
美以丑为存,善以恶为在。
有无相克生,难易相促成。
长和短相补,高和下相充。
声音相和谐,先后相连续。
圣人持无为,事物皆永恒。
思想看行动,润物细无声。
任其自然行,不以意志争。
功成不自居,失去也成功。
评论